為甚麼旅行?

自從經濟獨立開始,我常常去旅行。2002年在倫敦工作的日子最厲害,差不多每個週末都去旅行,不是到英國小鎮、蘇格蘭,就是去歐洲大陸的城市。那年是我第一次長時間離開香港,是真正的脫繩🐒。那種興奮、不停地被新事物刺激的感覺對我的價值觀(和荷包)作出了極大的改變。 後來回到香港,一有機會還是會旅遊。那時候很多朋友和家人見到我都是問「又去邊度旅行啊」?這種情況維持了很多年。後來我病了,被迫「軟禁」在家。去旅遊不用說,連外出和朋友吃飯的力氣都沒有。 那時候,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:以前經常想去旅行、向外求刺激,是因為悶。 「悶」這個字,是在心的外圍加上了門。心被關起來了,怎不會死氣沉沉呢? 因為悶而去旅行,渴望逃離刻板的日子,渴望新景象帶來的刺激。渴望逃離的,除了令人窒息的石屎森林,還有那個連自己也不太喜歡的生活方式。每次路程完結後回家的經歷,都好像再一次回到樊籠,好不難受。不一會,窒息了,要逃離。然後又想逃離、再逃離。最終如何?還是要回到現實。 年輕時的我就是這樣,以為是去玩去散心,但又活像一次又一次的折騰自己。 現在的我仍然熱愛旅遊,但次數減少了,也沒有因為想「逃離」而旅遊。於我來說,原因很明顯,因為我不覺得悶。 這可能是很多朋友覺得奇怪的。沒有工作,不覺得悶嗎? 真的,從來沒有一天我是覺得悶的。 關鍵在於,能夠在日常生活裡感到滿足、開心的話,那麼旅遊就變成錦上添花,而不是「逃離」。「逃離」是會上癮的,我就上了很多年癮。不用旅遊都覺得很開心滿足,是一種自由。 無錯,旅遊讓我們踏進不熟悉的環境、人和事,讓我們有機會用和平常不同的方式溝通,讓我們有空間用另一種角度去看自己、人生和世界。在這空間裏,我們會發現一種新的對話,在我們心裡面展開。這種對話中,有好奇心,是開放的、接納的、充滿可能性的。一些想不通的事情,在這個空間裡面解開了。一些我們以為解決不了的問題,在這空間找到了答案。這是很多人的親身經歷。 當然,比這種旅遊更好的,就是根本不需要離家,都能夠擁抱這種開放、探索的態度,那麼,無理身處什麼環境,都不會覺得無聊。 那是一種怎麼樣的境界,我還未嚐到。在我還沒有這種功力之前,我還是會出去走走看看,把心打開,讓世界美好的、醜陋的都一一進來,豐富人生。